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_日本AⅤ一级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免费免费_欧美

  • <ul id="mevil"></ul>

          社會·法制 建德新聞網
          0571-58313817
          舉報電話: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體中心 主辦
          您當前的位置: 建德新聞網 > 建德頻道 > 社會·法制

          微信掃一掃分享

          浙江省地方金融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非法集資危害大,謹慎防范勿中招
          2023-06-15 09:5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提高,一些公司抓住人們急于通過投資來實現(xiàn)財富保值和增值的心理,以投資理財為名,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實,且花樣不斷翻新,名目不斷增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活動對于投資者來說可能是投資機遇,更可能是洪水猛獸,一旦資金鏈條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便會造成血本無歸的嚴重后果。

          2023年6月是全國第11個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浙江省地方金融監(jiān)督管理局通過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犯罪的識別力,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提高自覺抵制金融犯罪的意識。

          今天,一起來學習關于非法集資的那些事兒。

          什么是非法集資?

          根據(jù)《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guī)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三要件:一是“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guī)定”,即非法性;二是“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即利誘性;三是“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即社會性。

          非法集資常見手段

          一、承諾高額回報

          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xiàn)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二、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yè),打著響應國家產業(yè)政策、開展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三、以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fā)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fā)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四、利用親情誘騙

          有些類傳銷非法集資的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yè)績,不惜利用親情、血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guī)模不斷擴大。

          非法集資人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非法集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中涉及的主要是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第192條集資詐騙罪。

          《刑法》176條規(guī)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刑法》192條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同時,《條例》第25條規(guī)定,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承擔。

          來源  潮新聞

          責任編輯: 楊歡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